首页 > 新闻 > 国内 >

胸怀家国战天斗地 雪域高原改天换地

发布时间:2024-08-22 09:56:08来源:

孔繁森工作过的西藏阿里地区,如今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青藏高原,千千万万的祖国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与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胸怀家国战天斗地 雪域高原改天换地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林洁 黄丽娜 侯恕望

执行统筹:董柳 宋金峪

文/羊城晚报记者 罗仕 柳卓楠

图/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除独立署名外)

“波拉(爷爷),我来看您了!”每年清明节,曲印都会带着鲜花、祭品、哈达,来到拉萨市烈士陵园,看望曾收养他的“孔爷爷”。1992年,曲印在地震中成为孤儿,收养他的“孔爷爷”名字叫作孔繁森。

从旧西藏到新西藏,从战天斗地到改天换地,短短几十年,雪域高原天翻地覆,换了人间。这背后,有着千千万万个“孔繁森”的前赴后继。他们胸怀家国来到雪域高原,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孕育并不断丰富发展了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老西藏精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之际,羊城晚报记者来到雪域高原,追寻“老西藏”们的足迹,感悟“老西藏精神”中的家国情怀。

1950年,人民解放军行进在海拔5000米的怒江山脉雪岭上 (翻拍历史资料图)

进军西藏

在位于拉萨市西郊的西藏博物馆,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历史照片,静静地述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时针拨回75年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毛泽东高瞻远瞩,果断作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决策。

“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带着铿锵誓言,1950年初,十八军奉命进军西藏。近3万名将士从四川出发,挺进雪域高原。

出生在旧西藏一户差巴(旧西藏的农奴)家庭的建增,是近3万名将士中的一员。会拉萨藏语和康巴藏语的他,在十八军的主要任务是教战士们说藏语。“当时没有课本怎么教?只能看到什么教什么,比如看到茶杯就教茶杯的藏语怎么读。”建增说。

“当时行军只能靠两条腿,每天要背着近70斤重的粮食、武器弹药等走五六十里路,脚上磨得全是血泡。”回忆起进军西藏的艰辛,今年93岁的建增仍感慨不已,“那时候受的苦真是没法形容,我们一边行军还要一边修路。没有吃的,只能找老百姓买。没有修路工具,只能找老百姓借。在工具不够的情况下,为了加快修路进度,人可以休息,工具不能休息,白天夜晚都要干。”

尤其让建增记忆深刻的是过雪山。“翻雪山时冻惨了。由于装备、经验不足,不少战士的耳朵、鼻子、手等冻伤了,很多战士倒下后再也没有站起来。”建增回忆道,雪山反射的阳光还会灼伤眼睛,当时护目镜很少,战士们只能用牛、马的尾巴毛制作护目工具来保护眼睛。

爬雪山、涉激流、忍饥寒……就是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十八军将士展现出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在崇山峻岭中勇毅前行。1951年10月26日,十八军胜利抵达拉萨,从此掀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篇章。

西藏和平解放后,十八军将士继续扎根高原,开荒种地、修筑道路、发展生产。各族军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创业,在西藏建立起第一所医院、第一所学校、第一座大桥、第一座机场……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西藏建设史上的“第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人间奇迹,为西藏现代化建设打下重要基础。

埋骨高原

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内的谭冠三纪念园,“谭冠三同志之墓”纪念碑傲然挺立。谭冠三,这位曾担任十八军政委的湖南人,选择将自己的骨灰埋在他深爱的西藏。

1950年,谭冠三与军长张国华率十八军,踏上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新征途。

“你们放心学习,我们能够为你们守住祖国西南边陲的大门。”纪念园陈列室展示着谭冠三写给远在北京的儿子谭戎生的信件,字里行间满是叮咛和牵挂。

革命战争年代,谭冠三夫妇和4名子女天各一方。十八军进藏前,为便于行军,谭冠三和夫人李光明决定将4个孩子寄养在北京和河北的农村。直到1959年,谭冠三赴京汇报平叛和民主改革工作时,全家人才得以团聚。“这是1947年分别后,全家人时隔12年的第一次团聚,当时孩子们操着不同的口音,有的已经不认识年逾半百的父亲,令人唏嘘不已。”纪念园陈列室讲解员王岩介绍道。

谭冠三在西藏工作生活近20年,对西藏人民和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生前多次表达埋骨高原的愿望。

1950年,在接到进军西藏的命令后,谭冠三身先士卒,明确表示:“此去西藏,如果我为国献身了,请一定把我的骨头埋在西藏。”

1951年10月,十八军抵达拉萨后,谭冠三心潮激荡,挥笔赋诗写下“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在病重弥留之际,他依旧忘不了魂牵梦绕的西藏。他对夫人李光明说:“我死后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就把我埋在八一农场的苹果园里,让我化作肥料,最后为西藏人民做点贡献!”

遵照他的遗愿,1986年8月1日,他的骨灰安葬在十八军将士在拉萨建立的第一个农场——八一农场。

骨灰安葬时,谭冠三的孙女谭奇志由于年纪小没到现场。但是近年来,谭奇志多次到西藏“寻根”。

有一次,谭奇志和父亲谭戎生走在街上,一位藏族老阿妈突然拦下他们。“她拉住父亲的手说,‘我认识你,你是老将军的儿子’。她说她是农奴的后代,没有解放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她今天的幸福生活。她拉着我们的手不放,让我非常感动。”谭奇志说,“爷爷那一辈共产党人怀着伟大的信仰、坚韧的意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解放了西藏,建设了西藏,经营了西藏,孕育出了‘老西藏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西藏博物馆内,“老西藏精神”标语挂在展馆显眼位置

丰碑永驻

拉萨市北京路、日喀则市上海路、林芝市广东路……西藏各地有不少由其他省份和城市名字命名的道路。这里,有着全国的牵挂,留下无数援藏干部的身影。

以孔繁森为杰出代表的援藏干部,把“缺氧不缺精神”融进血脉、“艰苦不怕吃苦”化作行动、“海拔高境界更高”铸成信念,用身体力行的模范实践光大了“老西藏精神”。

1979年,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赴藏工作。1988年,山东省选派进藏干部时,他再一次进藏。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工作时,不幸因公殉职,年仅50岁。人们在料理他的后事时,发现两份遗物:一份是他仅有的8.6元钱款;另一份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在西藏博物馆内的群英谱浮雕墙上,孔繁森带着微笑位列其中。

“这是一张由西藏军区总医院提供的采血登记表,在献血员一栏中,‘洛珠’赫然在列。这张看上去很普通的表格,因为‘洛珠’的另一个名字‘孔繁森’而变得意义非凡。”西藏博物馆讲解员格桑德吉如是说。

据格桑德吉介绍,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发生地震,时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立即赶赴灾区,3名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哭喊着扑到他的怀里。地震后, 孔繁森领养了他们,把他们带在身边,这让他本不富裕的生活更加拮据。为了抚养他们,孔繁森3次化名“洛珠”献血,获得了900元营养费,“他经常吃的是咸菜就饭,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甚至连块香皂都不舍得买,可孤儿的学费一分都没差过”。

孔繁森去世后,许多人在他的遗像前泣不成声、泪如雨下,数不清的哈达堆得像洁白的雪山。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老西藏精神’背后凝聚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在以孔繁森为代表的广大援藏干部、进藏干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曲宗表示,作为“老西藏精神”的杰出代表,孔繁森用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对人民的铮铮誓言。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就像一座丰碑,在雪域高原熠熠生辉。

孔繁森(中)在西藏工作时的留影 西藏阿里地委宣传部供图

薪火相传

从旧西藏到新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从黑暗走向了光明、从落后走向了进步、从贫穷走向了富裕、从专制走向了民主、从封闭走向了开放,西藏的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2023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万元和2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2023年,西藏边境乡、村硬化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7%和87%,建制村用电覆盖率、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6.5%;

西藏人口由1951年的114.09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364万人,人均预期寿命由1951年的35.5岁提高到2021年的72.5岁……

“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如今,十八军将士的铿锵誓言成为现实。

时代在改变,生活在改善,不变的是信仰。在新时代,“老西藏精神”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成为新西藏建设发展的宝贵精神食粮。

查果拉哨所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北麓,是全军海拔最高、历史最悠久的哨所之一。这里海拔5318米,年均气温不足零下10℃,空气含氧量不到内地的35%,一年中8级以上的大风天有200多天,被称为“生命禁区中的禁区”。

如今,查果拉哨所绝大多数官兵是“90后”“00后”。他们接过“老西藏”们的接力棒,扛起卫国戍边的重任。

“边关边关,边就是远,关就是险。相比我的家乡,这里的条件确实很艰苦。但每每想到‘老西藏’们的艰苦‘创业’以及卫国戍边的光荣职责使命,我感觉重任在肩,无比自豪。”因为水土不服,脸上长满痘痘的广东潮州籍“00后”士兵柯锐杰告诉记者,好男儿志在四方,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更能体现人生价值。

谭冠三纪念园所在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活跃着一个由学校师生组建的“老西藏精神”学习与传承社团。社团近40名学生成员,通过提供免费讲解、开展读书会、组织宣传活动、植树等形式,不断宣传实践“老西藏精神”。

“去年3月,我加入了社团,了解到‘老西藏精神’和‘老西藏’们的故事后非常受震撼。”在谭冠三纪念园进行义务讲解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王岩说,希望更多人了解“老西藏精神”,让“老西藏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光大下去。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