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团队新研究揭示:下午5点后禁食有助于保护肝脏健康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研究团队在肝脏健康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发表在《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的最新研究表明,下午5点后禁食,即采用限时进食(Time-restricted feeding, TRF)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证实了肠道细菌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庞艳莉、姜长涛、付卫、张志鹏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王广等人共同完成。他们通过对19名MASLD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10小时限时进食干预,发现这些患者在早上7点到下午5点之间进食,其余时间禁食后,其肝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发现不仅为MASL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在调节肝脏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指出,限时进食不仅减轻了患者的体重,还增加了肠道中一种名为扭链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torques)的细菌数量。这种细菌通过生产代谢物2-羟基-4-甲基戊酸(HMP),抑制了肠道中的HIF-2α-神经酰胺通路,从而减轻了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这一发现揭示了限时进食改善MASLD的潜在机制,即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影响肝脏健康。
此外,研究团队还试验了另一种流行的饮食干预方式——5:2间歇性禁食(5A2F),即每周有5天正常饮食,2天进行较低热量摄入或完全禁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同样对MASLD患者有效。参与该研究的15名患者在接受4周的5:2间歇性禁食后,肝损伤指标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体重也有所减轻。同时,他们的扭链瘤胃球菌和HMP水平也显著增加,进一步证明了该菌株和其代谢产物在改善肝功能中的作用。
研究团队指出,下午5点后禁食有助于肝脏在夜间进行更有效的自我修复和代谢。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后,人体的消化系统活动逐渐减弱,而肝脏则需要专注于新陈代谢的任务。如果继续大量进食,会使肝脏无暇处理其他重要功能,进而导致健康问题。因此,调整饮食习惯,尤其是将晚餐时间提前并适量减少,可以更好地帮助肝脏完成自我修复。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MASLD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公众提供了关于如何保护肝脏健康的实用建议。专家建议,尽量在下午5点前完成晚餐,并控制摄入量,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同时,增加饮食中的蔬菜和水果摄入,多喝水,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都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